时尚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 让经典从"流传"走向"流行"

2019-05-23 17:56:45 来源:

5月11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第二季正式收官。本季节目在第一季的基础之上,精耕细作经典的时代性与时尚性,在“和诗以歌”的同时积极拓展融合传播,掀起了一场“读诗成曲”的全民互动热潮。

在5月19日晚举行的《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上,来自文艺界、学术界、出版界等领域的20余位专家学者纷纷点赞节目价值,热议经典“破圈之道”。

创造性转化,连接传统与现代

许多诗词在没有被改编成歌曲之前,很多人都觉得它们很遥远,而《经典咏流传》则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有的歌曲甚至在网上拥有上千万的点击量和传播量。

在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袁新文看来,《经典咏流传》在破解传承经典的难题上给了文艺创作很多启示。“经典应该有很强的穿透力,这就要求节目在创作中兼具当代的眼光和世界的视野。”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也指出,让经典再度流传难度很大,因为“时代变了、语境变了、里面的价值观可能也变了”,因此,关键是如何把传统经典转变成今天的年轻人所接受的话语表达。他认为,《经典咏流传》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光是传承,更多是在创新,“用虔诚的心和非凡的想象力对经典做了全新的包装”。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认为,节目给了大众一种置身其中的参与感,因此能够深入人心。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兼艺术学部副学部长关玲也表示,《经典咏流传》把集体的文学记忆进行了全新的视听打造,从而让大众产生共鸣。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点赞节目给予创作者极大的尊重和空间,让传唱人在吃透经典的基础上将音乐和诗词达成了默契,既挖掘了原有精神,又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对此,深度参与其中的音乐人萨顶顶、赵照、曹轩宾感触尤深,他们的体会是无论哪个时代的作品都能找到当下价值及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从而鼓舞今人,指引未来。

以敬畏之心,让经典“火起来”

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让经典不仅“活起来”更“火起来”,《经典咏流传》无疑是一个标杆。

谈及《经典咏流传》的创作理念,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表示,经典先要走进我们的内心,才有可能从“流传”走向“流行”。用《经典咏流传》制片人、总导演田梅的话说,最为关键的就是一颗敬畏之心,“不是简单地为诗词配上旋律,而是要传递小诗背后的大精神、展现经典背后的大时代。”

央视综合频道总监张国飞进一步表示,这几年来,频道在守正创新中不断锻造“文化标杆”,让传统文化、主流价值亲近年轻人群,积极引导新时代的新青年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唤起大家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未来,频道也将继续坚守价值阵地,创作更多兼具高度和深度的创新节目,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拥抱年轻人、拥抱全世界。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特别感谢节目的创新和探索,让经典走进了国人的日常生活,让传统文化穿越时间、历久弥新、直击心灵、直抵人心,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产生巨大影响。

融合传播,激活“流传力”

立足融合传播的大势,《经典咏流传》在酿造内容精品的同时,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打通了“台、网、端、微、屏”各种资源,并将AI技术首次跨界应用到电视综艺中,实现了从“以播出为中心”到“以传播为中心”的理念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经典咏流传》向海外输出了5个国家7个语种的外文版,中国传统诗词通过图书这座桥梁,飞向了世界各个角落。而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经典咏流传”系列图书的新书发布又在探索多媒体融合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介绍,该系列以“在创新中传承、在继承中创新、源于节目、高于节目,让经典再次流行”为编辑宗旨,策划了满足不同年龄读者需求的4个版本,其中,《经典咏流传·娃娃读诗》将读者对象锁定在学龄前儿童;《经典咏流传·学生背诵版》紧扣教育部统编教材要求,收录了中小学生必背的214首古诗词;大字版《经典咏流传·我为诗狂》选择大众应知应会的诗词共110首,独具收藏价值;《经典咏流传》(电视版)则全面记录了节目精华,并在经典文本上加以延展,实现了海量阅读。

此外,该系列通过运用AR技术附带了近1000分钟的节目视频,让图书变得可读、可听、可看,好像一台“活电视”,大大提升了其附加值。

热门资讯